拼多多新用户哪里来?我的真实经历与体系化分析
最近不少朋友在问我有卖拼多多新用户的吗? 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电商生态的底层逻辑。作为一名在电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想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从体系化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拼多多新用户从何而来?——我的发现之旅
记得2019年我刚接触拼多多时,就被这个平台的社交裂变模式震撼到了。当时我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乡镇做农产品销售,偶然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拼多多砍价链接。
我的真实经历 有一天我收到一个高中同学的链接,是求求你了,帮砍一刀免费拿AirPods,点进去一看,发现是一款标价199元的蓝牙耳机,但通过好友助力可以免费获得。这个模式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拼多多的新用户获取成本远低于传统电商平台。
根据我的观察和后续研究,拼多多获取新用户主要有三种体系化方式
1. 社交裂变 通过砍价、助力、分享等形式,利用社交关系链自然传播
2. 下沉市场渗透 针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3. 低价策略吸引 通过百亿补贴等政策直接补贴用户
二、我亲历的新用户收割案例
2020年夏天,我在老家乡镇调研时,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家杂货店都在发拼多多砍价红包。店主告诉我,这是当地电商代运营公司的要求——用红包作为诱饵,吸引用户注册。
我的分析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流量交换,用户为了小额红包注册拼多多,而平台通过这些新用户获取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但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
用户质量低注册目的不明确,后续转化率低
平台负担重大量无效注册会稀释平台价值
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新用户收割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获客漏斗的逆向操作——不注重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只追求注册数量。
三、如何体系化获取高质量新用户?
在实际运营中,我发现真正可持续的新用户获取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1. 场景化触达 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提供解决方案
2. 价值驱动 用真实优惠吸引而非虚假承诺
3. 体验优化 确保新用户能顺利完成首次购物
我的建议 如果你是商家,获取新用户应该关注三个指标

注册转化率从点击链接到完成注册的效率
首购转化率新用户首次下单的可能性
复购率新用户持续购物的意愿
举个例子我在2021年帮助家乡的合作社推广蜂蜜时,设计了一个砍价送本地特产的组合活动。结果显示,虽然单个产品的补贴成本较高,但新用户的复购率达到了普通用户的1.8倍。
四、关于卖新用户的思考
回到最初的问题有卖拼多多新用户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明确两点
1. 卖的是注册量而非有效用户
2. 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且可能违反平台规则
从我的观察来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卖新用户的行为
第三方代运营公司 批量获取注册量
社交推广团队 利用群聊等渠道传播砍价链接
部分商家 通过虚假优惠吸引注册
我的建议 作为商家,应该建立自己的用户获取体系,而不是依赖外部卖用户服务。例如,可以
与本地社群合作开展活动
设计有吸引力的首购体验
通过营销建立品牌认知
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总结出获取拼多多新用户的三个关键原则
1. 真实价值 用优惠和产品说话,而非套路
2. 场景匹配 在用户需要时出现
3. 体验至上 让新用户轻松上手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2022年我在杭州做电商培训时,一个学员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了3000名高质量新用户
设计了本地商家联合砍价活动
提供了实用的生活技巧短视频
建立了用户微信群进行维护
三个月后,这些新用户的平均客单价达到了80元,远高于平台平均水平。
最后想说 拼多多新用户的获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和精细化运营。那些试图通过卖用户走捷径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市场淘汰。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愿意花心思建立自己用户生态的商家。
希望我的经历和思考能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拼多多运营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